中国预警机的诞生:自助研制屡败屡战,万众一心攻坚克难
蓝天上的千里眼(四)
作者 | 陈辉
写在前面
中国有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国土,还有30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仅仅依靠地面雷达是很难覆盖整个领空的。空中预警机探测范围广,无盲区,对小型目标探测能力强,是国土防空的蓝天火眼金睛。
预警机就像是一个空中指挥所,它集预警探测、情报侦察、指挥控制、通信导航等功能于一体,是现代空战的法宝。
在中国预警机诞生之前,美国、俄罗斯、英国、法国、以色列等5国已经研制成功预警机,中国是世界第6个拥有预警机的国家,但中国研制预警机却经历了40年磨难,甚至付出了众多生命的代价,一部中国研制预警机的历史,就是一部中国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历史,一部中国改革开放国防建设高速腾飞的历史。
我军重启预警机研制付出血的代价
2006年6月3日下午,一架中国空军预警机坠毁在安徽广德县柏垫镇姚村一座毛竹山上。
人民网报道:2006年6月3日,中国空军一架由运—8AEW改装的空警—200预警机因飞机机翼结冰,在安徽东部地区坠毁,5名机组成员和35名空军专家全部遇难。据悉,空难中牺牲的有两名将军级的专家、有中国空军首席大校试飞员、有一批预警机研制专家和一整套预警系统设备。
2006年9月7日,新华社公布调查结果,认定空难的直接原因是飞机多次穿越结冰区域,造成飞机空中结冰并导致失控坠毁。国际功勋机飞行员、空军试飞专家徐勇凌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又重提这次事故,他表示,气象条件的不可控性,需要飞行员严加防范。一个极小的气象灾难,都可能会使一架最先进的运输装备瞬间机毁人亡。
安徽广德的这次军机空难事故,震惊中外,这是空军建军史上最严重的一次军机空难事故,这也是空军预警机科研、装备试验专家人员最惨烈的一次损失。空难使本来就步履维艰的中国预警机研制再次受到巨大挫折,但是广大科技人员和空军指战员并没有在挫折面前低头,他们强忍悲痛,继续前行。
以色列停止销售预警系统事件之后,中国又放弃从俄罗斯进口A—50预警机,2002年中国重新确定发展国产预警机,被命名为“一号工程”。预警机是由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担纲抓总的“杀手锏”装备,是继“两弹一星”、载人航天等工程之后,我国新时期国防科技领域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工程。
首先上马的是空警—200,它是以运—8(中国仿制前苏联安—12运输机)为基础研制,空警—200机背上搭载了平板缝隙天线机械扫描机载预警雷达,又称平衡木预警系统,该机在2005年1月完成首次试飞,在安徽广德县坠毁的是该型号的第二架飞机。
空难后,中国陕西飞机制造公司加快了研制中国空警—200型预警机的步伐。在改进空警—200的过程中,更换新型座舱玻璃除霜系统和新型机组成员紧急情况告警装置。这些措施大大提高了飞机的飞行安全性能。
预警机作为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众多技术领域、多个分系统,其研制工作浩瀚复杂、环环相扣,任何一个微小环节的失误都可能迟滞研制进度,甚至导致整个研制任务的失败。因此,特别需要跨技术、跨行业、跨军兵种在时域和空域上高度复杂的协同作战,才能形成合力,攻坚克难。预警机研制过程中,数十个参研单位,数以万计的参研人员自觉服从大局、保证大局,同舟共济、群策群力,坚持统一指挥和调度,有困难共同克服,有难题共同解决,有风险共同承担,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凝聚成一股气势磅礴的强大合力。
在预警机研制过程中,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的广大科技人员始终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总结并凝炼了预警机精神——自力更生、创新图强、协同作战、顽强拼搏。
中国电科的广大参研人员从系统立项研制开始,就处于高速运转的状态,六、七年间他们几乎没有休息过一个节假日,夜以继日刻苦攻关,技术人员称为:“白加黑,5+2”。巨大的工作压力,超负荷的工作强度,换来的是研制进程的突飞猛进!
“中国预警机之父”的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小谟,早在1992年,就联合十几位老专家联名上书,请求自主研制预警机,这一主动请缨的壮举,很多人根本不敢想象。预警机研制这样复杂浩大的工程,国内技术储备和配套能行吗?怀疑、否定和阻力,接踵而来;压力、挑战和艰难,不言而喻。然而,王小谟始终坚定地站在风浪的最前沿。他坚定地说:“中国人并不比外国人笨!外国人能做的,我们中国人一定能做到!我们不但要研制出预警机,而且还要研制出世界领先的预警机!”
要“争口气”,就要对“中国人自己干”的铮铮誓言始终坚持!王小谟始终坚持要立足于自主研制。早在上世纪80年代,他就敏锐地意识到了预警机对我国防空体系的重要性,义无返顾地投身到了预警机的预先研究之中,并取得重要成果。他还结合自身几十年雷达研制的经验,意识到我国疆域广大,需要装备不同类型的预警机,很早就提出了中国预警机要走体系化的发展战略,后来的研制历程也充分印证了他的远见卓识。
停在机场上是空警——2000预警机
王小谟始终坚守在科研最前线。茫茫戈壁紧张的试验现场,地面40多度的高温,机上有高分贝的噪声干扰,年近七旬仍坚持奋战在现场,一次上机往往就达4个多小时,高强度的工作,超负荷的运转,哪怕累病了,也坚决“不下火线”!2006年,预警机研制最为关键的时刻,王院士在外场遭遇车祸、腿骨严重骨折。就在大家忧心忡忡时,又一无情打击接踵而至,王小谟被诊断出身患淋巴癌!躺在病床上,他一边输液,一边和设计师面对面探讨交流。病情稍有好转,就又拖着虚弱的身体赶到了试验现场。为了预警机事业的未来,王小谟通过工程实践带动人才培养,他手把手带出了一个领军人才队伍,即使发生了空难,还保留了后备人才,成了国产预警机事业的中流砥柱。王小谟获2012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某分系统负责人栗金红在工程进行到最关键的时刻,被查出身患癌症。在化疗后身体已极度虚弱,头发全部掉光,但她心里始终放不下科研,一次又一次地请求回到工作岗位。2005年6月12日,在经历了无数次的昏迷后,再也没有醒来,永远离开了她无限眷恋的预警机事业。
年轻的专家陆军,年仅38岁,被大家称为“拼命三郎”。担任大系统型号负责人,不知开了多少次会议,组织了多少次攻关,连他自己都无法计算。一心扑在事业上。即使在胆囊切除手术住院期间,也时刻挂念着研制工作,出院当天就赶赴工程现场。系统顶层设计第一个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就是如何把预警机上的各个分系统、数百套设备有机结合起来,陆军大胆提出采用开放式体系架构,为系统搭建了一个强有力的“骨架”,这种架构引领了世界各型预警机集成方法的新潮流。
“相控阵天线宽角扫描”是世界性的技术难题。为了捕捉到任何一个方向上的威胁信息,雷达波束需要覆盖更广的方位。“相控阵天线扫描角度”在传统教科书上的极限是正负60度。在60度以外的范围,即使雷达能够工作,但“视力”将严重下降,专家们认为,这是一个不可能突破的禁区。科研人员大胆创新、改变角度思考问题,最终突破了人们的传统观念,使得预警机的天线扫描角度范围创造了世界之最!
中国电科人万众一心,攻克了研制历程中的一个个险关,几年时间就走完了西方十几年的历程,将中国人自己的预警机托上了祖国的蓝天!据统计,国产两型预警机创造了世界预警机发展史上的9个第一,突破了一百余项关键技术,累计获得重大专利近30项。一项项独特的设计思路和集成创新,使我们的国产预警机成为世界上看得最远、功能最多、系统集成最复杂的机载信息化武器装备之一。
中国研制生产的最先进空警——2000预警机
中国人自己研制的预警机历经40年的曲折,历经千辛万苦的拼搏终于问世:2002年,空警—200和空警—2000预警机开始上马研制, 空警—2000预警机2003年11月首次试飞成功;空警—200预警机2005年1月首飞试验成功。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编辑/众智互通
系列连载
连载二丨中国预警机的诞生:研制阶段百病缠身
连载三丨中国预警机的诞生:美国威胁以色列,我军进口预警机计划搁浅